一、初中生的叛逆表现
特别是心里的,怎么心里的想法和实际做法不一样。
1、客观因素
(1) 社会环境
环境(突出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是形成和发展心理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中学生的心理现象是由主体和外部环境的对立性决定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2)家庭的影响
随着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六个成年人一起教育一个孩子,这会让一个孩子产生一种溺爱,而在初中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以一种霸道的姿态出现,很有可能会导致逆反。
2、主观因素
(1)盲目性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感应性
有逆向心理的学生经常“挑刺”老师,挑学校的“毛病”,甚至发展到了与老师作对的地步,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一切要求,统统变成自以为是。
这种逆反心态是对先进阶层的一种反向拉动,对落后阶层的转变则是一种抵抗,左右着两边。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就会严重地影响班风建设,阻碍学生的发展。
(3)自发性
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
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事后教师处理严了他不服,处理轻了他会认为教师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出难题”。
(4)可变性
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二、我们的对策
针对学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初一学生的那种冲动型的逆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挖掘“闪光点”
人们的本性就是想要被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对学生来说,当他们取得进展时,要马上给予赞扬。
如果没有加强,就会失去自信。尤其是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老师更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在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的同时,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期望。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途,进步得更快。在我一(1)班有位叫周勇的同学,很聪明,也很逆反,在一次出其不意的表扬中,他突然在一次英语测试中成绩非常突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同时该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2、融洽感情
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特别是当他们遭遇挫折后,丧失了自信,以怀疑、敌视的心态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慰藉与关心。
我们班的赵城就因为他的情感问题,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很是无奈,我注意到,他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好像所有人都在鄙视他一样,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那么的鲁莽。
在一次早餐中,由于带队教师对我班学生的晨练的表现不满,在就餐时,没让我班学生先走(那天早上论到我班先走的),作为生活委员的她就认为老师对他有意见,把早餐券给撕了,拒绝就餐。
在她的带领下,全班有13位同学拒绝就餐。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但该学生接受不了,就逃离了学校,在多方的寻找下,方回到教室。在这一次,作为班主任的我重新对该学生细心地进行了教育,她才漫漫地向老师道来自己的想法和心理感受。
在这以后的几次交谈中,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知心朋友,性格也好了很多。
所以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
3、开启心灵窗口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
“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我们应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特别是青春期教育。
在本学期中,我班举行了多次的青春期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你的问题你作主”等活动。
让学生,让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开启他们的心灵窗口,阐述他们美好的人生和灿烂的未来。使逆反顺时针发展,让我们的学生充满着个性而富有情趣。
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探索原因,找出其思想根源,然后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我们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同时兼有耐心和决心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我们相信我们的逆转的学生会顺转的。让我们用爱撑起又一片蓝天。
三、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表现有哪些
患者信息:女 14岁 湖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不听话,跟家长顶嘴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正确引导初中生度过叛逆这一时期?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无
1、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首先是由于他们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其次,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性格而变得迟钝,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二是他们的心理特点是青春期的特点,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孩子般的独立。
2、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3、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4、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5、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
6、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7、逆反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四、如何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呢
1、理解
学习从正面的角度来了解成年人,家长的唠叨、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见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是出于对你的关怀。
而教师、家长,都是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会犯错,会误会,我们可以包容,不会有逆反。
2、把握自我
要时刻告诫自己,要谦虚地向师长和家长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控制自己,要懂得,一步一回头,才能彰显出自己的性格,而不是和别人发生冲突。
而且,你要主动去和他们交流,向他们讨教,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交流和了解。
3、学习适应环境
通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展示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逆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