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岁少年沉迷网游不上学,如何帮助他
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交流,到底有多困难?想必每个青少年的家长都对此深有感触。
最近几天,我又看了一遍《超级育儿师》,觉得这本书很有代表性。
本期节目的求助对象是一名与14岁的儿子同居的母亲。
母亲在求救时说:“我的儿子原本很聪明,但是自从打了网游后就改变了。”
他一天至少要花12个小时打游戏。
看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母亲无奈地说:“(太阳)今天不是圆的,你可以去看一下。”这样的话,谁知儿子看都不看妈妈一眼。
无所谓地说:“今天是方的,我知道。”
妈妈忍不住失声痛哭:“兰海老师,你快来吧!”“我不想我小孩毁掉!”
在这段求救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脆弱、无助、受了委屈的妈妈,还有一个冷酷、麻木的孩子。身为父母的我们不免会同仇敌忾,甚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但是,兰海想要完成她母亲的愿望:帮助她。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教育者,也是一个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必须坚持的观点:不要固执地让你的孩子相信他是错误的,你要找到原因,找到你的答案。
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
兰海老师来到这对母子的家里,发现本来应该在上学的儿子,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发现家里来了客人,他只是回头瞟了一眼,就又扭过头去开始打游戏。
兰海对孩子的“第一眼”印象是:“这个孩子没有最基本的礼貌,并且他不愿意和外人去交流。”
因为兰海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所以她并没有干涉母子两人的沟通。
在妈妈拿着抹布擦桌子的时候,不小心弄断了网线,儿子的表情是这样的:我们试着做一下同样的表情和动作,你感觉到了什么?
是的,因为妈妈弄断了网线而无法继续打游戏,儿子表现出来的不是暴怒,不是功亏一篑的扼腕,而是无奈。
很快,儿子拿出手机,戴上耳机,打开门走了出去。
妈妈拦在门口要儿子交出手机。儿子一句话不吭,扭头去了卫生间,并且把门锁上。
在这里,兰海看到的是:“一个讲道理有耐心的妈妈,和一个没有礼貌,不尊重妈妈,并且迫不及待想要离开家的‘混’孩子。
二、超级育儿师之12岁网瘾少年
在一期《超级育儿师》节目中,一位12岁的少年对自己的母亲大打出手,从屋内打到屋外。那是一名单亲妈妈,儿子是她所有的寄托,一生的期待。
被儿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了一顿,母亲还在为自己的儿子做饭。在育婴师面前,她无法掩饰自己的泪水,抽泣的声音让人伤心。
凭什么我付出了真心,反而让这个孩子变成了最讨厌的那个?
这是因为妈妈的教育:当小孩的时候,她常常打骂他们。小男孩清楚的记得,他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把他绑在了一根柱子上,鞭打着他。
我们的孩子,总是被期待过高,被人管得很紧,如果他们不服从他们的“自以为是”,他们就会挨揍。
最简单,最直接,最能激起反抗。如果一个小孩不再软弱,而是像母亲一样高大,那他应该如何去教育他?
作者刘娜说:“我们的孩子,可以从我们的身体里,找到他们的根源。”
暴力绝不是一种教育,它只是一种控制,它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让他们产生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