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早恋了,家长不用慌,更不要责怪,用好这几招便可以轻松解决
早恋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有过早恋的习惯,但对于老师和父母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用正确方式来引导,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早恋的想法,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在处理孩子恋爱问题时,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很关键的,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决定孩子早期恋爱行为的关键因素。
只有设身处地地了解一个孩子,才能明白他的真实心情,才能不去严厉地制止他,不去指责他。
而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莫过于家长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保持开放性的观念,平等交流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放松心理戒备,从而有利于正面引导和教育。
下面我就给家长们分享四招解决青春期孩子早恋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第一招:换位理解法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异性相吸就成了必然。
但是由于青春期正好处于初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相对比较重,如果孩子有早恋行为,则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精力。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首先想到这里,往往怕字当头,可真正想着手解决问题时,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你不妨先用第一招——换位理解法。
换位理解法对家长是很大的考验,你必须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视角看早恋,如果你是孩子这般年纪,你如何面对已经青春萌动的孩子呢?
如果你有心仪的对象,每天总是想看到他(她),或者能独处说情话,而对方也和你有一样的想法。
只有设身处地地了解一个孩子,才能明白他的真实心情,才能不去严厉地制止他,不去指责他。
当然,这是对父母的一种误解,如果你能接受他的早恋,那就需要有机会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就像一个母亲,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初中的时候,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他交流,她就是这么教他的。
妈妈:“儿子,听说你早恋了,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先是吃惊,后是惊喜,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儿子:“老妈,你的吃惊是不是很慌?害怕我早恋?你惊喜又是为何呢?我有点不懂了。
二、哪些原因会导致早恋
我发现小学生们都在做告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也叫恋爱?怎么会这样?没问题吧?
1、早恋的定义
关于多早才是早恋,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普遍的认识,亦没有令人信服的专业界定。
各个国家的情况更是不一样。而在中国,一般认为早于时期(约18岁)的恋爱应算作早恋,或在第二性征出现(约12~14岁)之前发生的恋爱才算早恋。
关于怎么样的程度才算早恋,也没有广泛的共识。一般认为,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就算是早恋。
但在这种意识下看,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则被归为“早恋”,显然不科学。
2、“早恋”一词的科学性
一些新兴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生认为“早恋”一词并不科学。因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
所以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普遍情况,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必然,不应该用“早恋”这样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来描述,因此也有人认为“早恋”应当称为“青春期恋爱”。
3、早恋的特点
由早恋的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看,早恋通常有下列4种特点:
1)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
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
3)变异性
友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因为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正是这样,常常令双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4)差异性
青春期的恋爱行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在行为上,非常隐秘,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进行私人的秘密交流和情感交流,父母和老师很难察觉,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会在很多情况下公开自己的恋情。
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早恋也是以交往为主,或共同玩耍;就人际关系而言,通常不会超过普通的友谊,但也有一些早期恋爱关系已经深入发展,除交往以外,有时还会发生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