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家长该怎么办
初中的时候,就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最纯净,最青春,最独特。同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产生了交流上的隔阂-“逆反”!
这段时间,为何会有“逆反”的倾向?以前那么好的孩子,现在却“不听话”了!有以下几个原因形成:
1、生理发展。进入中学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成熟”不仅在生理上也在心理上。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思维比较保守,孩子也将形成沟通“堡垒”,独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形成以后,距离也就产生。
家长怎么做:建议家长可以主动并提前与孩子沟通生理发育的问题,恭喜孩子即将长成一个小伙子或小姑娘,引导孩子去适应“成熟”要面临的困惑。
2、不再依赖。这个时候的孩子逐渐形成三观,有主见,有能力去发展自己的成长圈子,不再依赖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这个时候家长如果控制欲极强,那么冲突在所难免。
家长怎么做:建议家长可以放权给孩子(但不要放纵,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是对社会的叛逆),跟孩子制定亲子约定,形成“契约精神”,抛出好奇心的提问,而不是质问,引导孩子主动分享成长的故事。
3、成长压力。成长任何时期都有压力,但是这个时期更特别,是孩子第一次要独自面临压力烦恼。
为什么有早恋,因为孩子也第一次意识到“喜欢”的不单纯性;为什么要争吵,因为第一次有自己想要的(与爸妈无关,爸妈也帮不上忙);
为什么很烦躁,因为成长所有东西变得复杂起来。等等太多第一次的压力扑面而来,其实孩子也很慌乱。
家长怎么做:建议“宜疏不宜堵”,这些成长压力,不要当成负面影响,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对孩子指责。
注意观察孩子的“求救”信号,比如情绪低落,或异常狂躁,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留意孩子说话的语言,这很直观体现目前孩子接触到了什么群体,在从群体出发,进入孩子的成长圈子。
当然“叛逆”心理形成还有很多因素,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在初中时期表现出来,但是作为父母的一定要随时做好准备眺望孩子的背影,终其一生我们都在逐渐分离。
二、初中生叛逆期原因
今天听到一个视频说某调查了3000名初中生,有50%以上的初中生在叛逆期是讨厌甚至痛恨自己的父母,这种痛恨甚至会持续到成年。
原因是因为父母无微不至全方位的照顾。虽然做父母的已经在控制自己不唠叨实行民主了,但是孩子还是感觉到了被控制和不理解。
我也同意他的说法,不过我也没办法。一家只有一个小孩,如果我们不关心他,不相信他,那还能指望谁?
他不可能一点希望都没有。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就告诉七八十年代的父母吧。
由于我们用尽全力了解小孩,却始终无法体会到,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