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给”育儿法,不打不骂陪娃度过2岁叛逆期
儿童心理学家觉得,2到3岁的孩子生理学和心理状态上都处在快速发育阶段,且情况极不稳定。
当孩子应对不一样心态,尤其是负面情绪时,不清楚怎么表述,更不清楚如何去摆脱负面情绪,因此执着,容易恼怒,没耐心,喜欢控制,心态转变等个人行为就产生了。
要知道,孩子那么做,并非在于和父母对着干,反而是束手无策的一种主要表现。
针对2岁宝宝的情绪发育,我们可以试试下面“3给”教育法:
1、给予孩子理解
一般而言,2岁的孩子还处于语言学习的初期,掌握的词汇较少,尚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很生气,但是又说不出来,内心充满了挫败感,才会做出一些反常的叛逆举动。
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而不是采用打骂的方式制止孩子。
父母不妨先接受孩子“心情不好”的事实,然后通过“说话--倾听--说话”的练习,提升孩子表达情绪的能力。
2、给予孩子建议
2岁左右的孩子,对于生气、沮丧等情绪具有一定的察觉能力,但仍然缺乏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父母除了可以语言引导之外,还可以试试把孩子负面情绪转移到比较舒服和开心的情绪上来,比如和孩子玩游戏、读书,外出活动等。
当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时,不要一味地妥协,更不要想办法去收买,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变得任性叛逆,提出更不合理的要求。
3、给予孩子安全感
当2岁的孩子做出“出格”的行为时,父母一定不要说“我生气了”“再这样,就不要你了”等激烈的语言,这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自卑感,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少一些“厌恶式”的教育方式,多一些正面教育。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少一些比较和贬低的语言。
二、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的叛逆心理
家长应该如何把孩子从叛逆中引导出来呢?
首先,家长要正确引导叛逆孩子,通常采取宜疏不宜堵的方法。有些孩子特别喜欢上网,家长会砸电脑、拔网线,其实这就是不正确的方法,像这样下去,容易使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
家长要对孩子叛逆的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孩子的心理,尽量不要采用直接的方法,造成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这样更不利于孩子戒掉叛逆。
其次,家长要花时间去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要去培养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进行管教,这样就使得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叛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相信父母,投身于网络中。
第三,父母要多多关注叛逆孩子,尽量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且去满足孩子。
家长要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比如了解孩子是不是因为父母的爱不够或者是学习上的失败,还有缺少玩伴等等,找出这些原因,然后给出一定的补偿。
最后,家长还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沟通交流,可以尝试以上步骤逐渐地帮孩子解决叛逆问题。
假如对于叛逆较为严重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将其送至专业的青少年叛逆学校,应当实际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