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
1、给孩子公平的话语权
①细心聆听。不管孩子说些什么,父母都务必耐心地听。这也是重视孩子,了解孩子,化解矛盾的一种方法。
②不必轻率地批评或评价。父母应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让孩子说完话,防止一切好坏不分的斥责,免得造成彼此的不悦。
③积极主动回复。当孩子充分体现自个的见解时,父母就应当摆出良好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满足感,这有助于彼此之后的沟通交流。
2、批评孩子切不可伤害自尊
①区别场合和词汇。当孩子在亲朋好友或同年龄人眼前批评孩子时,孩子会觉得无奈和不满意,不听父母的批评。
②批评要措辞恰当,不可以损害孩子的自尊。
③真真正正懂得批评的父母应当把重心放到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缺点上,而不是揪着孩子的弱点不放。即有理有据,不提过去。
④适度的不理睬。当孩子的心理现象较为明显,讲话较为不理智时,父母能够采用一种不理睬的心态,等孩子理智思考,平复不理智后再作批评。
3.让孩子学会以诚待人。父母不应该强行干预孩子,应当坦率地讲出自身的忧虑和焦虑,让孩子了解自身的爱。
二、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心理解读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些年普遍时兴,造成了我们的广泛关注。逆反心理就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剖析,它具备下列特点:
1、从结构看来,逆反心理是认知能力,心态和个人行为取向三者的有机统一。
逆反心理的认知能力成分就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直觉,了解及点评;心态成分就是指对逆反对象的不满情绪,即大家对逆反对象是抵触或反感的;个人行为趋向就是指对逆反对象想要主要表现出的个人行为,即逆反个人行为的提前准备情况。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不满情绪是主要成分,通常起控制作用。当逆反心理状态产生以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2、从特点看来,逆反心理是社会发展依存性与相对自主性的有机统一。
逆反心理与其他社会心理一样,具备2个特征:一方面取决于它所体现的对象,即社会意识;另一方面对所体现的对象又具备相对自觉性。逆反心理受社会意识的牵制,它发生于客观现实不符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当需要达到时,则不容易造成。另一方面,逆反心理并不是大家对社会意识简单处于被动的反应,反而是通过生产加工更新改造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