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家长该不该处理(对于打人的孩子怎么办)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打人了,还不是被打了,心中还挺高兴的,总觉得自己不能被人欺负,等自己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吗?
让小孩打人,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1.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低下
美国密苏里州立开展了一项关于孩子社会性行为的心理调查,让20名孩子在一次露营后,对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并说明其原因。
在对所有孩子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研究者得到了此次夏令营学生的“社会状况”。
在孩子们的投票中,这些性格暴躁、不合群的孩子,总是会被他们的朋友圈所排斥。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由于具有破坏性和侵略性而被排除在外的孩子,他们会在成人阶段出现精神障碍,并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逃课,小霸王,以及74%的学习不良。
皮亚杰发展心理学认为:同龄人在孩子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是否受到同龄人的欢迎、排斥、被忽视,以及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何种位置,与成人社会发展状况有显著的关系。
这意味着,现在在团体里很流行的小孩,将来也会在大人们的社会中受到欢迎。
看到这些资料,父母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
2.孩子学得愈早,日后愈难以改
孩子早期所学的一些习惯,常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如果一个小孩从小就有打人的恶习,那么他长大以后就很难改变了。
所以,一旦发现小孩有动辄打人的毛病,要尽早阻止和改正。
3.学会如何正确地解决冲突
有的父母,甚至教导孩子要「以牙还牙」,挨了一顿揍。
这种做法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攻击别人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
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就会出手。
而天生脆弱的婴儿,则会觉得自己很容易被人欺负,从而变得很脆弱。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如何处理冲突,很有可能在未来患上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1)坚决、反复地制止不适当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规矩,并且要在适当的时间内,将一些简单、清晰的讯息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礼仪和秩序。
比如不能在危险的地方打闹,不能随意触碰别人的身体,不能打眼睛等要害部位。
(2)向犯错误的小孩道歉,并“安抚”他,直至得到他的谅解。
父母可以在孩子的陪伴下,鼓励他们勇敢地去承认自己的过失,并获得别人的理解。
当对方的父母在场时,可以坦然的承认自己的过错,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真诚的道歉就能得到他们的谅解。
这些经历能让孩子明白,如和谐交流,可以双赢,但是如果因为不当的做法而导致对方受伤,那就是巨大的损失。
(3)让小孩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去做。
孩子之间的矛盾,一般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处理好了,还能在一起玩,但如果表现不好,就会成为相互攻击的对象。
无论如何,在没有仔细考虑和交流的情况下“行动”是错误的,要让孩子考虑下一次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请求,不要使用暴力。
在没有特别紧急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事后回忆一下,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朋友”,而不是“评委”。
这样,孩子们就会更愿意接纳父母,学会怎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