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玫瑾:孩子的问题,先是家长的问题,你的变化将影响孩子的未来
重点分享李玫瑾教授有关家庭教育的6个观念: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第二,未成年是被动的弱小群体,其柔弱和处于被动决策的一切都是成年人导致的。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要注意物质层面,更关键的是心理状态。
第四,人的本性教育比智商培养更关键,性格才真的影响未来。
第五,对儿女的爱护,前提条件是尊重,父母要了解青少年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什么。
第六,改变厌学叛逆的孩子的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我曾经在头条上分享了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话:“我曾遇到许多自觉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并非完全赞同,之所以分享是因为很多事情确实如此。
尤其是在我接触到那些厌学,叛逆的孩子的时候,一年级的时候发现并干预就比初中发现后干预要容易的多。
二、如何对待孩子厌学和逆反心理
1、打开话题是关键
许多厌学叛逆的孩子不愿意和爸爸妈妈沟通交流是因为她们感觉没有共同爱好,或是她们的思想观点获得不认可。
因此,不必打断孩子,可以让她们各抒己见,不必一听见她们的念头就立刻觉得都是不正确的。
2、引导孩子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思想
电脑时代,包括我自己,深刻体会到了网络带来的便捷。
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人机交流的刻板。
时间久了,孩子是无法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素。
这直接导致的是厌学叛逆的孩子不会说话,出语便伤人,现在的孩子很不懂礼貌。
打个比方,骑车拐弯,前面有车子挡着你会怎么做?我发现很多孩子是大这嗓门喊“别堵住,赶快让开!”如果是你,你会让么?
3、教育先育人
我碰到过这个年龄的小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以牺牲自己肉体为代价。
其实有些事情真的不能怪罪中国教育界什么,因为教育必须由学校和家长共同配合。像育人这种事情本就是孩子未读书前就已经开始的。
各位家长,请你们自己思考下,你们给了你们的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4、不要经常重复
家长们是否经常做一件错事?经常会有孩子抱怨,我的老妈好“烦”。
各位家长你们是否想过,经常唠叨一件事,其实表现出的另一个意思是“你是不是不信任我?”
5、不要经常帮厌学叛逆的孩子去做事
不去接触始终就不会做,没做始终感受不到他的开心,不开心始终也不会有自信。
很多人埋怨自己的孩子很懒,任何东西都不会,没有兴趣爱好。
请先想一想,您有让孩子常常亲自动手去办事么?